北京:010-88029730
西安:029-89297850
1月18日,河南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省长王凯作政府工作报告。都涉及哪些重要项目和发展目标,今天咱们来看核心内容。
2025年,河南将 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市域一体化 ,优化主城区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强化科学技术创新、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人文交往等能力,加快转变特大城市发展方式,持续提升综合实力和发展能级。
编制郑州航空港区新十年发展规划 , 加快航空枢纽港、国际陆港等功能片区 开发建设。
深化郑汴许协同发展,支持郑开、郑新、郑焦等重点产业带建设。 加快漯河、平顶山融入都市圈步伐。
推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提质晋位 、第二梯队创建实现突破, 加快河南电子科技大学(筹)、郑州航空航天大学(筹)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推进校园安全管理规范化长效化,用心呵护学生成长成才。
开工建设商丘机场,加快郑州机场三期扩建 和周口、潢川、鲁山等机场前期工作。
建成周口港中心作业区一期工程 ,加快沙颍河、淮河、唐河等13个港航项目进度。
建成袁湾水库主体工程,推进昭平台水库扩容、白龟山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出山店、前坪水库灌区建设,开工赵口灌区现代化改造等工程。
加快三门峡盆地油气资源接续基地建设。建成信阳五岳、开工济源逢石河抽水蓄能电站,实施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800个。
2025年,提升黄帝故里、老家河南、华夏古都、中国功夫等IP影响力,增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效应。
加快建设黄河古都群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实施隋唐洛阳城等重点项目,支持郑州、开封创建国家级文旅消费示范城市。
开展文旅产业链群建设三年行动,拓展文博研学、休闲康养、数字演艺等文旅新业态,支持郑州打造“微短剧创作之都”。深入实施“引客入豫”行动,开展“四季河南”等特色文旅活动,打造“孔子周游列国”等精品旅游线路,让海内外游客在中原大地畅享山水盛景、品悟人文神韵。
2025年,河南将高标准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主动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持续开展首创性、集成式改革探索,推动多式联运、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文化贸易、涉外法律服务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支持航空港区与自贸试验区融合发展。
高水平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路”,推进郑州—吉隆坡、郑州—墨西哥城等“双枢纽”建设, 加快建设中国邮政航空枢纽,做强中豫航空集团,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100万吨。
高质量建设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建成投用郑州国际陆港核心功能区,拓展欧洲、中亚、东盟线班次。
推广“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带”模式,支持布局重点枢纽城市海外货站和海外仓。培育壮大外贸新动能,积极拓展绿色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新增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000家以上。
瞄准人形机器人、高端仪器装备等赛道,开发具身智能整机产品,建设郑州智能传感谷,培育壮大未来制造产业。
瞄准 量子科技、人工智能、元宇宙、区块链等 ,加快建设重点领域垂直大模型,培育壮大未来信息产业。
瞄准碳基新材料、先进功能材料等,推动电子级金刚石、高纯石英等新一代电子材料创新发展, 支持郑州、洛阳、平顶山等地打造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集群 ,培育壮大未来材料产业。
瞄准新型储能、氢能等,加快建设郑汴洛濮氢走廊、郑洛新焦锂电池产业带,培育壮大未来能源产业。
瞄准卫星及应用、低空经济等,抓好鹤壁卫星、安阳无人机产业园建设,培育壮大未来空间产业。
瞄准生物工程、高端医疗器械等,加快体外诊断产品、康复医疗器械等研发制造,培育壮大未来健康产业。
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低空飞行器等新一代智能终端场景应用,催生一批高成长性的新产业新赛道。
2025年将深入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城乡融合发展。
培育一批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经济总量千亿县、财政收入百亿县、城区人口超50万县。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推行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全省非流动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
2025年,建强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培育壮大智能装备、新能源等新兴起的产业,加快沉浸演艺等文旅产业创新升级, 联动济源、三门峡加快豫西转型发展 。
提升南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功能 ,打造高效生态经济引领区、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联动信阳、驻马店构建豫南绿色产业体系。
支持商丘、周口联动放大交通区位优势 ,加大豫东承接产业转移力度。健全安濮鹤多层级协商机制,加强豫北跨区域合作。
持续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深化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加快建设苏信合作产业园。
开展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加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城市更新项目3910个,改造城中村416个、老旧小区1459个,统筹改造一批老旧街区、厂区。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推动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加强生 活环境、交通秩序、低洼易涝整治,让城市干净整洁、有里有面、充满生机活力。
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盘活闲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储备以及收购存量商品房等政策, 新增保障性住房5.7万套 。
推动城市闲置房产向旅居长租功能房转变。充分的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推动“白名单”项目扩围增效,全面完成保交房项目交付任务。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拓展“物业+生活服务”,更好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
2025年, 深入实施“净水入黄河”工程 ,推进矿山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全面完成秦岭东段洛河流域保护和修复工程,修复黄河流域湿地1.1万亩,抓好伊洛河等重点支流综合治理,建设美丽幸福母亲河。
扎实推进豫东、豫西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 ,开工新安提黄改造工程,统筹推进豫北、豫南和豫西南山丘区水网建设,加快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
完成营造林130万亩。 加强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和干渠沿线周边生态治理 ,推进五里川河流域综合治理,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另外还将更大力度推动民生持续改善。努力让人民更健康。提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功能,建成北京天坛医院河南医院等5家医院。推进53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和7个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 加快建设国家和省级区域公共卫生中心 。
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高质量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新增100所达到二级医院服务能力的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
创新中心隶属于清华大学全资企业清华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是以城市森林花园建筑原创核心团队为基础,整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环境学院、土木水利学院、美术学院四大学院,及中国工程院、中国农科院、北京林业大学等高端资源共同打造,主要围绕“立体生态”和“健康建筑”展开创新科研及建筑实践成果的转化,重建建筑“微循环”,引领未来人居升级、绿色生态建筑迭代发展。未来立体生态建筑(国际)创新中心中原大区能够为行业提供未来立体生态创新建筑的全过程咨询及示范项目代建服务。有合作需要可联系、详询。
企业自主研发 AI建筑设计平台TransBIM , 以AI技术为基础,针对施工图专项,协同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五大专业,一键生成施工图,实现建筑规划设计自动化、智能化、个性化。3天出图,成果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无差错、零强条、经济合理,全面降低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和资金成本。有合作需要可联系、详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吉林省委书记:工作布置得再好,终端没有见效,其中肯定有官僚主义
惊!全校仅1800名师生花24万买8400个餐盘,631元相机中标价14050
62胜创队史纪录!雷霆横扫步行者9连胜 亚历山大33+7+8连67场20+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英国大学23/24学年入学数据公布!中国留学生数量超16万,UCL依旧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