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010-88029730
西安:029-89297850
。以教学楼改造为例,该类项目的改造内容通常包括门厅、值班室、配电室、教室、卫生间、走廊、楼梯间、屋面、室外;装饰装修活计包括:地面打磨抛光、墙面和天棚翻新、卫生间整体拆卸新做、门窗整体更换、屋面翻新及雨水管更换等;安装事项包括电气、给排水、消防;室外部分的工作内容有教学楼附属外广场地面拆除及新做、种植区树木移栽,等等。由于使用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项目须严格执行有关要求,
设计工作水平必然的联系到改造项目的成效。修缮改造项目体量较小、总投资不高,较难吸引高水平设计单位参与。该类项目一方面存在设计单位选择受限的情况,另一方面,还存在外埠设计单位因项目经费本身就少等原因现场踏勘缺失或踏勘调研不足等情况,造成设计单位对改造环境、项目需求了解不够透彻,形成的设计的具体方案不够科学合理。另外,由于修缮改造项目多为年代较早建筑,建筑本体和配套设施容易与现行建筑规划设计规范要求不匹配甚至存在冲突,加之项目现场情况复杂且隐蔽,竣工档案丢失、不完整或者缺乏准确性等情况较为普遍,也在客观上影响了勘察设计的准确性,造成设计漏项或失误,引发实施难度大、产生大量变更、推高项目成本等后续风险。
高校修缮改造项目涉及的使用和管理部门或单位较多,如管理部门包括基建处、计财处、采招办、审计处等多个部门,使用单位包括各学院和有关职能部门。以装饰装修工程为例,由于各部门(单位)对建筑内外装饰存在自己的偏好或看法,在意见难以统一的情况下,轻易造成设计深化过程存在反复调整装饰装修样式及做法的问题,进而引发工期延误等风险。另外,修缮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存在施工、监理及咨询等多个参建主体。基于高校修缮改造项目的公益性特点,项目规模、利润相对有限,参建主体多以低价中标,进场施工以后可能会采用降低材料等级、压减施工工时和实施工程人员数量等方式争取利润;此外,由于参建主体多以中小微型企业为主,部分企业其自身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相对不足,这对高校基建管理部门的专业管理与工作协调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高校修缮改造项目对工期往往都有严格的要求。基建修缮改造之所以安排在高校暑(寒)假期间进行,主要是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影响教学、科研,因此该类项目的施工周期一般短且限制性要求比较高。但由于修缮项目往往不能像新建项目那样“清场”施工,有可能会出现因外界不确定因素影响以及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施工衔接不紧密等造成工期延误的现象。实践中,例如实施工程单位未能充分进行市场调查与研究,当主材样品选样单一或出现缺项时,会造成材料决策及供货滞后,进而影响施工进度。另外,对于主材订货周期长或缺货导致的材料变更,往往还会带来需要增加建设预算等项目管控风险,加之一些改造项目为室外施工,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一旦遭遇极端天气如连续暴雨或连续阴雨,操场等改造项目的施工进度就会变得困难而缓慢,引发工期延误。
项目结算和审计风险是修缮改造类项目中必须格外的重视的一个风险。以西安某中央高校为例,按照该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要求,改善专项资金预算执行进度要求每年6月30日、8月30日、9月30日及12月15日应分别达到项目资金预算的50%、67%、75%及100%。由于修缮改造项目需要“按实结算”,实施工程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多算、错算及重复计算工程量,高取、多算取费费率”等问题,基于以上问题,基建管理部分在项目结算各节点往往需要同实施工程单位多回合反复洽商,耽误结算审计,导致资金预算执行率不达标;或者为满足执行率要求,而对结算过程控制不够严格准确,造成项目增加成本的情况。此外,尽管各结算节点都要进行结算审计,但限于项目数量多、造价低及审计技术人员缺乏等问题,审计有时也有几率存在不够到位的情况。
高校办学基础设施涉及教学、科研、实验、生活、交通、能源等方方面面,修缮改造项目涉及的专业包括土建、水电、安装及装饰装潢等等,技术性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建筑设计企业自管模式下,要想管好项目,就要求管理人员一定对施工工艺、技术、材料、设备等均要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但实践中,负责修缮改造项目的管理部门都会存在管理人员不足、专业配置不够齐全、实践经验欠缺等问题,不仅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修缮改造管理工作,而且易产生因专业管理能力不足带来的项目管理风险。
本文节选自《高校修缮改造类项目风险管理研究》(全文发表于《建筑经济》2024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