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010-88029730
西安:029-89297850
2025年伊始,随着咸阳市统建项目建设中心连续发出的两则招标公告,等待十数年的咸阳市博物院终于迎来了新馆建设的又一次启动。
从招标公告来看,项目在行政层面,咸阳博物院(新馆)建设项目设计已由咸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以咸行审批复【2024】287号批准建设;在资金层面上,建设资金来自财政,项目出资比例为国有资金100.00%;在项目主导层面,为咸阳市统建项目建设中心,据了解,咸阳市统建项目建设中心曾参与咸阳奥体中心、咸阳市民文化中心、双照湖景区,目前运营咸阳市民中心。
审批已通过,资金有保障,主导为市级,这三大要素齐全的情况下,咸阳博物院新馆的建设似乎只待正式开工,但此前的种种境遇,又使得大众对于该项目的信心并不充足……
根据1月10日发布的《咸阳博物院(新馆)建设项目设计招标公告》,咸阳博物院(新馆)建设地点为咸阳市高新区汉武大道以东,占地面积约200亩(约133400㎡),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总投资11.25亿元(1125310900元,其中本次招标工程估算21000000元)。
包括十大功能分区:陈列展览区、公共服务区、社会教育区、业务管理区、安保中心、藏品库房区、文物修复保护(藏品技术区)、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后勤服务区、室外工程等。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①土建工程:最重要的包含陈列展览区、公共服务区、社会教育区、藏品技术区、藏品库区、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图书资料信息中心等工程;②安装工程:最重要的包含消防工程、暖通工程、电力照明工程、电气智能化、电梯工程、给排水工程、建筑节能工程、人防工程、水泵房设备及安装、热源主机房设备及安装、变电所设备房设备及安装等工程;③装饰工程:最重要的包含室内外装饰装修工程;④ 室外工程:最重要的包含地面停车场、广场、道路、绿化景观、室外围墙、室外管网、室外电网、泛光照明、标识系统、室外智能安防、雨水收集等工程。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咸阳博物院(新馆)建设项目所招标的为咸阳博物院(新馆)建设项目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含概算编制)、施工图设计及专项设计,并配合工程实施阶段直至工程完工验收质保期结束的后续相关服务等所有内容。
而在1月13日发布的《咸阳博物院(新馆)项目和咸阳市文庙博物馆改扩建项目招标代理与造价咨询遴选招标公告》为项目招标代理和造价咨询遴选。
这两项为项目建设前的前置流程,若一切顺利,今年2月或将开启项目施工及监理等相关招标程序,预计上半年能启动开工建设。
根据招标公告,此次咸阳博物院(新馆)建设地点为咸阳市高新区汉武大道以东。
汉武大道以东的说法颇为宽泛,同时作为近年来咸阳高新区全力谋划的南北交通要道,汉武大道现阶段大多为规划路段,部分已施工或即将施工。
图为咸阳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22-2035年)中心城区道路系统规划图、黑色划线部分为汉武大道
可以看到,这条道路北始自汉武帝茂陵,南至河堤路,经西安外环、西兴高速,因而命名为汉武大道。
而纵观汉武大道以东位置,空地确实不少,因此也有诸多猜测,一是近两年咸阳自媒体呼吁的,建设“茂陵+咸阳博物院(新馆)综合体”,也就是说将咸阳博物院(新馆)建于茂陵附近,将两大文化地标融合打造,起到1+1大于2的效果。
图为咸阳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22-2035年)中心城区绿道网络规划图
第二种猜测则是此次选址意向出炉后,自媒体根据汉武大道沿线项目分布所做的猜测,即利用进展缓慢的大秦文明苑项目,做二次利用。
大秦文明苑项目多年前签约咸阳,由融创打造,号称其占地面积2000亩,总投资200亿元。但据称,项目已经从融创剥离,目前属于融丽发展旗下的项目,但由于受困于资金链等问题,项目进展缓慢,已售住宅无法按时交付的同时,文旅部分也已经停工。
而大秦文明苑的文旅部分原计划打造:秦大殿、冀阙门、大秦小巷、六合酒店、冰雪世界、奥特莱斯等六大文旅集群。
但该项目目前已建成部分却也初具规模,因此自媒体猜测或许咸阳博物院新馆可利用在建中的秦大殿、冀阙门等建筑,依托原建筑打造新规划,起到盘活“僵尸项目”,减少资产金额的投入等一举两得的效果。
同时,2024年3月,兴平市委督查室在网友对大秦文明苑项目的回复提到:大秦文明苑施工目前正在按原定计划稳步推进。主体建筑冀阙门、城墙、大秦小巷正在稳步推进施工,咸阳市博物院搬迁事宜,目前正在调研阶段。
似乎,去年该项目的相关宣传中,有对咸阳市博物院新馆建设的提及,而官方亦有相关调研思路。
咸阳博物院位于咸阳市中山街中段,1962年建馆并对外开放,国家一级博物馆,馆址为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所建咸阳文庙,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5年2月咸阳博物馆更名为咸阳博物院,下设咸阳文庙博物馆和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总占地面积约8531平方米,建筑面积2212平方米,对外开放已有60多年时间。
截至2024年10月,提升改造后的咸阳博物院(文庙)馆藏文物1.5万件(组),其中国家一级文物89件(组),文庙馆区整体展出文物数量为2307件。然而,不少文物由于展厅空间存在限制,多被安放在文物储藏室。
作为文物大市,咸阳早已认识到咸阳博物院文物与承载空间矛盾一天比一天突出的现实,早在10多年前便已开工建设咸阳博物院新馆,不过时移事易,新馆建设过程中出现变化。
2012年开工建设的咸阳博物院,后由于行政区划调整,项目所在地西咸新区自2017年1月起,正式由西安市代管。2022年,博物院项目整体移交陕西历史博物馆,并命名为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2024年5月18日,博物院布展完成并正式开馆,成为国内首个以集中展示秦汉文明缘起、发展和贡献为主题的博物馆,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第一个分馆。
2023年5月25日召开的咸阳博物院(新馆)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咸阳市相关领导表示:谋划建设咸阳博物院(新馆)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023年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咸阳传承历史文脉、重振文博事业的重大举措。
同时咸阳市加快编制《咸阳市博物馆之城规划》,咸阳博物院(新馆)建设占据《规划》重要位置。
2023年6月15日,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咸阳博物院(新馆)建设项目规划设计的具体方案国际竞赛公告》。
公告显示,咸阳博物院(新馆)位于咸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科一路东侧、西宝高速老线以南、河堤北路以西、星火大道以北,建面积4万㎡左右,建设内容有陈列展览区、教育区、藏品库区、文物修复区、业务研究用房、游客服务区、行政管理区及道路、停车场等配套服务设施。
2024年2月,咸阳市发改委发布的《咸阳市2024年重点项目建设规划》,咸阳博物院(新馆)建设位列新建项目之中。
2024年10月9日,咸阳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冷劲松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时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快咸阳博物院新馆、文庙博物馆等建设和改造提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层次地融合发展。
显然,自重新确定咸阳博物院(新馆)的建设后,咸阳方面的筹备工作并未停止,但由于多方因素,项目始终未能实质性落地。
如今,《咸阳博物院(新馆)建设项目设计招标公告》及《咸阳博物院(新馆)项目和咸阳市文庙博物馆改扩建项目招标代理与造价咨询遴选招标公告》的发布,意味着此前给出的选址或许已不再确定。
最新选址,要待咸阳市方面综合考量后确定,或许此前的两种猜测,也成为了考虑的方向,毕竟单一建设新馆只为更新老馆设施的目标较为单一,两种猜测则都有着“1+1>2”的前景。
若能借此契机,盘活区域文旅发展或推动“僵尸项目”复苏,都不失为绝佳的选择。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