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住建厅新规:建筑施工怎么样才可以更安全有效?

发布日期:2025-01-27 18:00:58作者: 新闻中心

  近日,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逐步加强全省房屋市政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各方主体行为监管的通知》,这一通知在建筑施工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安全与质量管理方面。新规的实施,意在提高建筑项目的管理规范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保护工人的权益,确保工程质量。

  在新规中,建筑设计企业被要求选择具备相关资质的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特别是承接大跨度建筑时应第一先考虑曾有此类工程业绩的单位。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选择正真适合的承建单位是确保项目安全和质量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建筑设计企业必须在取得施工许可证后方可开工,禁止未批先建的行为,这一举措旨在从源头上遏制施工中的违规行为。

  施工单位方面同样面临严格的管理要求。项目负责人必须是一级或二级注册建造师,且针对大跨度建筑项目,负责人必须持有一级注册建造师证书。此外,施工员、质量员和安全员等管理人员一定具备岗位证书。这一规范明显提升了现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也为具体施工工作提供了保障。

  新规还特别强调了对施工现场很多材料和构件的检验与验收。无论是钢筋、混凝土还是建设过程中使用的设备,都一定要经过严格检验,确保合格后才能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同时,项目管理人员需做好施工记录,重点部位与环节需留存完整的影像资料。这些要求不仅提高了工程透明度,还推动了各方在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承担起法定义务。

  监理单位方面,规定要求总监理工程师必须持有注册监理工程师证书,并根据项目规模配置监理人员。这样不仅确保了每个项目都有人负责监理工作,同时也对监理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风险隐患有了明确的整改流程。

  在如此全面的管理措施下,吉林省此次实施的新规无疑是对建筑行业的一次洗礼。通过规范各方主体的责任与行为,提升工程的专业性与透明度,旨在彻底改变过去安全风险隐患频发的现象。对于所有参与建筑项目的各方主体来说,这是一项艰巨但必不可少的任务,要实际做到“安全第一,品质为重”。

  如此一来,吉林省住建厅的举措不仅是为规避风险,更是在推动建筑行业规范化发展的重要一环。只有在这样严格的监管和高责任意识的环境下,才能构建出安全可靠的建筑。同时,这一政策也为全国别的地方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示范,未来期待更多省份能够响应这项号召,共同提升建筑行业的综合管理上的水准。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