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信息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高校百强榜发布!(附十强简介及授课院士)

发布日期:2024-06-21 11:56:43作者: 招标信息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共有104所大学上榜,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位列三甲,完整排名名单如下: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源于1928 年设立的市政工程系,在我国环境工程学科的奠基人陶葆楷先生的带领下,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慢慢地发展壮大。1977 年建立我国第一个环境工程专业,1984 年成立环境工程系,1988 年被评为我国唯一的环境工程重点学科;1997 年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系,2001 年和2007 年两次蝉联环境工程国家重点学科,2009 年和2013年两次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第一名;2011 年在清华大学喜庆百年华诞之际发展为环境学院。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下设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三个系,拥有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学科、环境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和环境科学与工程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建立了包括“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同济大学共建)” “国家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社会经济环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内的20多个科研教学平台,形成了完善的“科学研究-人才教育培训-技术开发-服务社会”一体化平台体系。

  北京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环境学科教学和科研的机构之一,经过40余年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形成了在国内环境学科领域的整体优势地位,成为国际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一定影响的教学与科研机构。在最新的US News、QS等国际学科评估中,北京大学环境学科分别位列全球位58和全球21位。按基本科学指标(ESI)的数据,北京大学环境/生态学科已跻身全球前0.1%。

  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全国高等院校中最早以学院建制成立的环境教育和科研学术机构,其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上下水道系及1981年成立的环境工程系。1988年成立环境工程学院,1998年正式更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2年,为加强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教育培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同济大学共同建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使同济大学环境学科跨入了全面国际化环境教育和科学研究的新阶段。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成立于2003年,其前身是1983年建立的环境科学研究所,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高校首批从事环境科学研究与教育的平台之一以及高层次人才教育培训基地。研究所的奠基人是我国著名环境保护专家刘培桐先生,他与王华东先生、杨志峰教授曾先后担任该所所长。

  环境学院秉承“夯实基础,面向国际,追求卓越”的人才教育培训理念,面向我国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国际学术前沿,致力于建成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一体化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科学研究平台和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在环境生态保护领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卓越人才,提供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关键科技支撑,带动和引领国际学科发展方向。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简称环资学院)成立于1999年7月,由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相关系(所、室、中心)合并组建而成。学院现有3个系、8个研究所及1个实验教学中心,有教学科研用房近25000平方米。

  学院拥有对环境造成污染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水体污染控制与环境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有机污染过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建有“有机污染物环境界面行为与调控技术原理”、“土壤污染过程与修复原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对环境造成污染修复与生态系统健康”教育部创新团队,“产地环境质量与农产品安全”、“土壤污染缓解与控制”农业部创新团队,“水处理功能材料及应用”、“燃煤工业锅炉炉窑烟气污染控制技术”浙江省重点科学技术创新团队。

  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历史悠远长久,薪火传承。1920年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早期名称)设置铁路建筑系,开设了“给水和排水”等专业课程。1925年铁路建筑设计系设立了给水排水教研室。195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卫生工程专业,1952年卫生工程专业分成给水排水、采暖与通风专业。1986年成立环境工程本科专业,1996年建立市政环境工程学院。为进一步贯彻“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重要战略部署,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哈尔滨工业大学于2016年9月成立了环境学院,2017年环境学院重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进入环境学院,现在已经成为我国生态环境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教育培训、科学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教育部的历次评估中,均名列前茅,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环境科学与工程获得A+,全国并列第一,市政设施建设工程获得A。哈工大环境学科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国际创新引智基地、国家国际合作基地和国家教学仿真实验室等重大平台的学科。

  目前,复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录,还拥有“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科技部“气候变化与环境研究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基地”、“国家级环境科学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等学术与教学平台。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发挥复旦大学学科综合、交叉的优势,主要学科方向既包括以大气化学等领域为重点的环境科学方向和以水污染控制为主题的环境工程方向,也包括以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为核心的环境经济与管理方向和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城市生态与规划设计方向。研究领域包括环境化学、大气环境、环境监视测定、污染控制、水/气处理工程、城市生态学、环境设计与规划、环境经济与管理、新能源等多个角度,并逐步聚焦形成了以全球环境变化和流域污染控制为特色的两大研究主题。

  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方向,围绕人类活动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所涉及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全球变化与大气气溶胶化学、气溶胶长程传输及多相反应、大气痕量气体先进观测技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污染物自由基化学和光化学、全球变化的社会经济综合评价、低碳生态城市规划以及全球变化下的人类健康与食品安全等热点领域的研究。

  在流域污染控制研究方向,围绕国家在水资源和水安全领域的重大需求,将污染控制和流域生态规划相结合,开展了流域范围内农村里的生活污水处理、农村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农田地表径流及低污染水深度处理、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水质在线检测与监控、流域大气沉降及其生态效应、水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已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前身可追溯到1978年经水利部批准设立的环境水利科学研究所。1986年在农田水利系招收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1988年成立环境工程系,1994年成立环境科学及工程学院,1995年与水资源水文系合并成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学院,2002年独立设置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9年更名为环境学院。

  学院设有环境工程系、环境科学系、环境生态工程系、市政工程系、化学中心、水资源保护与生态修复研究所、现代水处理技术研究所、水环境模拟与生态水力学研究所、环境规划与评价研究所、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循环利用研究所、环境化学研究所、水污染控制研究所、污水资源化与低碳发展技术研究所、环境微生物研究所、环境水利科学研究所、实验中心等机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证书(甲级)。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挂靠我院建设与管理。

  2018年,河海大学环境新材料研究中心、河海大学农田污染防控研究中心成立并挂靠学院建设管理。2019年,江苏省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研究中心成立并挂靠学院建设管理。

  南开大学环境学科始建于1973年。1983年成立环境科学系,这是我国综合性大学中最早成立的环境科学系,为我国高等学校环境科学的学科发展与本科教育的早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随着该学科的发展,又陆续设立了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工程等学科和专业。并在此基础上,于1998年在我国率先成立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化学作为南开大学环境学科的起点,起步早,起点高。早在1981年就获环境化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全国首批环境化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对我国高等学校环境科学的早期形成、创建与发展,起到了促进和引领作用。其基本特点是,以格外的重视环境本科教育为导向的环境科学研究一体化的环境学科发展模式。戴树桂教授主编的《环境化学》本科教材,对我国环境本科教育的起步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的指标体系由软科开发的学科发展水平动态监控系统内嵌的30余项测量指标所组成,这些指标全部都是高校学科建设部门日常管理中重视的关键指标,代表了学科点对本学科稀缺资源的占有情况。软科将这30余项指标划分为10余个指标维度分别计算得分,然后归纳为高品质人才、科研项目、成果获奖、学术论文、人才培养5个指标类别,最后汇总得到学科点的总分。数据全部来自第三方数据源,如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和国内文献数据库等,经过软科开发的规范化数据清洗和学科归类流程处理后,统一得到各个学科点的各项指标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