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匠心筑梦砥砺奋进——省公交建集团2022年“善建工匠”风采展

发布日期:2024-06-12 04:10:34作者: 行业信息

  感悟匠心传承,凝聚工匠力量。经过层层推荐、评审、审定省公交建集团10名“善建工匠”新鲜出炉!!!

  刘宗发,男,47岁,群众,现任八冶集团筑炉矿山公司炉窑分公司筑炉工。从1994年的一名学徒到如今技艺精湛的筑炉工,刘宗发在砌块就位、瓦刀校正、砂筑镶砖、竖缝灌砂浆、勒缝等一系列既定动作中坚守了整整28年,先后参建了新疆五鑫铜业奥斯麦特炉、南非米回转窑砌筑等20余项筑炉重点工程。工作中他立足岗位、爱岗敬业,先后多次被评为八冶集团“先进标兵”“优秀一线技术工人”,省公交建集团2020年度“先进个人”、第二届“金昌工匠”提名奖。

  他敢于创新、勇于突破。新疆五鑫铜业转炉维修工程建设项目工期紧、任务重,为保质保量高效完成施工任务,他和班组成员每天在9㎡的作业区连续作业十几个小时,在砌筑时要从始至终保持砖缝不能大于1mm,灰浆饱满度达到100%,否则会造成故障导致停产。风眼区和炉口是中修的重要部位,风眼区54根风管之间的间距不能大于2mm。经过班组的不懈努力,最终误差都控制在了1.5mm之内。安装精度的精准把控使侧吹风力有效提升,对耐火材料的冲刷均匀对称,转炉单炉出炉时间缩短30分钟,炉体大修寿命从380炉增加到500炉左右。

  李文洲,男,42岁,群众,现任康略项目分公司科室负责人。一直从事公路工程建设工作,主要负责了淮河大桥等20余座桥梁工程等施工。项目建设中,他依据现场施工情况撰写的《桥涵构造物群泵送混凝土集约施工工法》等两项省部级工法,编写的《盐渍土地区采用石方填筑路基主动隔盐实施工程技术》等两项成果被公路行业协会授予公路工程科学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参编了《公路混凝土结构物件蒸汽养护作业规程》(DB62),并研发有多项专利成果。在机西高速JXZT-3标担任项目副经理期间细化项目管理,引进先进工艺和设备,项目先后多次获得业主奖励累计500余万元,并荣获河南省建设工程“中州杯”和李春奖。在我省第一条ppp模式公路两徽高速担任项目总工,被评为“品质工程创建典型案例”项目,交通运输部冠名为“平安工程”,荣获李春奖。

  作为工程技术科负责人,他深度介入设计管理,打造交旅融合特色服务区、绿色公路和百年平安品质工程,提出“一轴、二核、三篇”等新建设理念和诸多优化设计,对现场细节了如指掌,无论严寒酷暑,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用匠心筑梦,不负韶华,用青春和汗水谱写着公路事业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属于他的工匠精神。

  李斌,男,40岁,党员,现任交设股份朗青公司CEO,甘肃省智慧交通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从事交通行业信息化工作17年来,先后参与编制甘肃省“十二五”和“十三五”交通信息化发展规划,参与建设4项部省联建重大信息化项目;主导研发了农村公路信息监管平台,率先推出我省首个公路建设项目疫期封闭工区管理系统及移动测温打卡PDA,主持了智慧公交建平台实施工作;参与省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研究1项,主持地厅级科研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4篇,取得各类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1项;荣获交通运输部“财务审计优秀创新二类成果奖”等多个奖项,带领团队获评省总工会“甘肃省创新明星班组”。

  杨黎明,男,45岁,党员,现任路桥集团五环公司副总经理、清傅项目桑园子黄河大桥项目经理。自1999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参与了10多个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担任了康临高速公路、兰州新区南绕城项目、吉林伊开高速公路、清傅桑园子黄河大桥等多个项目的负责人。主持修建了五环公司省外第一条高速公路项目伊开高速,建成了目前省内顶级规模的庄浪互通立交枢纽。现在正承担着目前省内顶级规模、技术难度最高、科技含量最强的分幅联塔斜拉桥桑园子黄河大桥项目的项目经理,在此期间,联合设计部门开创性的提出了双幅联塔新型桥塔结构、全桥耐候钢应用、大跨度钢桁组合结构等设计创新,组织研发了“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控系统”,“高地震烈度区的消能减震BRB金属消能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混合材料”等多项科研成果,部分成果属国内或国际领先。

  吴海勇,男,40岁,党员,现任高服集团通美生态公司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作为公司负责人兼技术带头人,工匠精神一直是他踏步前进的先驱动力。他紧紧围绕“污水系统维护及车辆服务+工程建设项目建设+检测实验室”发展思路,推进公司创新创效。组建环保技术创新工作室,带领技术团队围绕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垃圾处理等方面,攻坚克难,完成7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个人实用新型专利,着手申报10项实用新型专利。在技术创新工作室引入A/O、MBBR、MBR等服务区污水处理全部工艺模型,模拟服务区现场生活垃圾污水不断调整药剂投加种类、数量及各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状态,确保污水达标处理。在水处理工艺上突破省内服务区生活废水高氨氮技术难题。多年来他一直坚守“保护自然环境,从自身做起”的信念和准则,为环保事业的发展任劳任怨,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的中国梦。